上周,港口硫黄延续去库存状况,首次降到了200万吨以下,同比减少了85万吨,加之国际硫黄价格坚挺,国内港口硫黄价格因此大涨了400元(吨价,下同),成功站上2000元大关。硫黄价格的大幅上涨,造成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的成本直线飙升。预计短期内,硫黄价格可能仍会呈现涨势,硫黄供应链安全的现实性凸显。在成本大幅增加的情况下,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价格上涨的苗头已经显现,直接危及化肥的保供稳价工作。
由于硫黄的供应是刚性的,几乎不受价格波动的影响。这意味着供应短缺时,不能指望增加供应来抑制价格的上涨;供应过剩时,也很难通过减少供应来止住价格的下跌。因此,要抑制硫黄价格的上涨,保障硫黄产业链安全,更有效的是通过需求侧来进行管理,减少需求,或者发展硫黄的替代品。这里,笔者提出三个思路:
一是限制硫酸铵的出口。我国的硫酸铵出口年年增长,笔者从2021年开始,每年都提出要关注硫酸铵出口对硫黄的影响。2024年,我国共出口了1713万吨硫酸铵,比上年增加300多万吨,创历史新高。2024年硫酸铵的出口量相当于间接出口了1270多万吨的硫酸(可以生产800多万吨磷酸一铵)或400多万吨的硫黄(高达进口量的40%以上)。限制硫酸铵出口不仅能抑制氮肥价格,还能降低磷肥成本,抑制磷肥价格,补充土壤中的硫元素,有利于粮食的增产,远比仅仅限制尿素出口好。笔者大胆判断,今年硫酸铵的出口量还会创出新高,这对国内的硫黄供应无疑是雪上加霜。因此,笔者认为,限制硫酸铵出口是控制硫黄价格的首选,但政策的调整需要时间,远水难解近渴。
二是限制磷复肥的出口,优先保证国内的供应,降低磷肥的开工率,减少硫黄的需求。笔者认为,在国内磷肥保供稳价没有得到充分保证的情况下,应暂停磷肥和复合肥的出口,这也是抑制硫黄价格上涨的手段。
三是更长期地看,需要考虑适当增加硫铁矿制酸的比例,减少对硫黄制酸的依赖,提高国内的硫酸自给率,以确保国内磷肥的成本可控,稳定磷肥价格。
硫黄正在推高国内磷肥价格,已成为化肥保供稳价工作的“拦路虎”。如何克服,不仅需要短期的严厉手段来保障春耕生产,也需要从长计议,找到确保硫黄供应链安全的有效途径。
(来源:农资导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