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春后小麦发黄不仅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还可能导致产量下降,关乎着一年的收成。今天,咱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开春小麦发黄的原因以及行之有效的补救措施。希望通过今天的分享,能帮助各位农户解决开春小麦发黄的难题。
一、小麦发黄原因剖析
(一)土壤因素
1、土壤板结:
长期不合理的耕作或过度使用化肥,会使土壤透气性变差,板结严重。这样一来,小麦根系生长受阻,无法正常吸收养分和水分,从而导致麦苗发黄。
2、土壤肥力不足:
土壤中缺乏氮、磷、钾等主要养分,或者中微量元素如锌、铁、锰等缺失,小麦就会因营养不良而发黄。比如,土壤中氮素不足,小麦叶片会从老叶开始逐渐失绿发黄。
(二)气候因素
1、干旱:
开春后若降水稀少,土壤墒情不足,小麦生长就会受到水分胁迫。根系无法吸收足够水分,植株就会出现萎蔫发黄的现象。
2、渍害:
相反,若春季降水过多,田间排水不畅,小麦长时间处于积水状态,根系会因缺氧而受损,进而致使叶片发黄。
(三)病虫害因素
1、病害:
纹枯病、根腐病等根部病害,会破坏小麦根系的正常功能,影响养分吸收,造成小麦发黄。锈病、白粉病等叶部病害,则会直接危害叶片,导致叶片发黄、干枯。
2、虫害:
蚜虫、红蜘蛛等害虫会吸食小麦叶片和茎秆中的汁液,使叶片出现黄白色斑点,严重时整片叶子发黄。地下害虫如蛴螬、金针虫等咬食小麦根系,影响根系吸收功能,也会造成麦苗发黄。
(四)种植管理因素
1、播种过深:
播种深度过大,小麦出苗时消耗过多养分,出土后幼苗细弱,根系发育不良,容易发黄。
2、施肥不当:
施肥量不足或施肥时间不当,都会导致小麦在生长关键期缺乏养分。比如,基肥不足,追肥又不及时,小麦就会出现脱肥发黄现象。
二、补救措施详解
(一)针对土壤问题的措施
1、改良土壤:
对于板结土壤,可进行深耕松土,打破犁底层,增强土壤透气性和透水性。同时,增施有机肥,如农家肥、绿肥等,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2、合理施肥:
根据土壤检测结果,缺啥补啥。对于缺乏氮素的土壤,可追施尿素等氮肥;对于缺磷土壤,可施用过磷酸钙等磷肥;对于缺钾土壤,可追施氯化钾等钾肥。同时,适量补充中微量元素肥料,如锌肥、铁肥等。
(二)应对气候问题的方法
1、抗旱防涝:
干旱时,及时灌溉,保证小麦生长所需水分。可采用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方式,避免大水漫灌。遇到渍害,要及时清沟排水,疏通田间沟渠,降低地下水位,防止根系缺氧。
(三)病虫害防治策略
1、病害防治:
对于纹枯病、根腐病等根部病害,可选用戊唑醇、咯菌腈等药剂进行灌根处理。对于锈病、白粉病等叶部病害,可在发病初期喷施三唑酮、腈菌唑等杀菌剂。
2、虫害防治:
防治蚜虫、红蜘蛛等害虫,可选用吡虫啉、阿维菌素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对于地下害虫,可采用辛硫磷颗粒剂拌种,或在田间撒施毒饵进行诱杀。
(四)优化种植管理措施
1、合理密植:
根据小麦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状况,合理确定播种量和种植密度,保证麦苗分布均匀,通风透光良好。
2、适时追肥:
根据小麦生长阶段,适时追施肥料。如在返青期,可追施返青肥,以氮肥为主,促进麦苗早发快长;在拔节期,追施拔节肥,氮磷钾配合施用,增强小麦抗倒伏能力。
(来源:三农小助手)
|